首页>行业 > 头条 >
广州提出“科技招商” 推动形成“领军企业+产业园区+大院大所”协同创新模式 2023-08-28 23:30:15  来源:腾讯网

为打通“科学技术化、技术产品化、产品产业化、产业资本化”路径,从制度上落实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建立科技企业全周期发展支持体系,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了《广州市壮大科技创新主体促进高新技术企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

《措施》从加强科技引育、推动科研强企、实现人才优企、拓展金融惠企、汇聚产品兴企、持续精选壮企、优化创新生态等7方面,提出26条具体措施。当中不少创新举措引人关注,如科技招商方面,提出推动形成“领军企业+产业园区+大院大所”协同创新模式;创新联合体方面,支持“链主”企业、龙头企业和领军企业牵头组建体系化、任务型的创新联合体;人才方面,开展外籍“高精尖缺”人才认定试点工作。


(资料图片)

探索重大创新平台科研成果“沿途下蛋、就地转化”机制

《措施》从制度上落实了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并从企业成长全周期角度,集合科研、人才、金融、产品、服务源,从政策引导角度回应了如何推动企业不断做强做优做大,实现高质量发展,激发企业在科技创新体系中链接科技与产业的动力,对创新要素优化配置的主导作用,从制度上落实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推动企业成为科技创新决策的主体、研发投入的主体、创新活动的主体、成果应用的主体。

科研方面,《措施》明确要探索重大创新平台科研成果“沿途下蛋、就地转化”机制,依托“2+2+N”科技创新平台体系,推动落地一批“硬科技”种子企业。科技招商方面,推动形成“领军企业+产业园区+大院大所”协同创新模式,打造大中小企业创新协同、产能共享、供应链互通的产业创新生态。发挥在穗创投母基金和科创母基金作用,撬动并鼓励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投长期”,围绕投资基金已投资项目,结合产业链上下游,有针对性地做好项目落地产业园区的“一条龙”招商服务。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企业通过参与市校(院)企联合资助计划开展基础研究,并按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支持打造一批具有引领示范作用的创新型国有企业,对经认定的企业研发投入在经营业绩考核中按一定比例视同利润加回。

科技创新,尤其是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不能依靠单打独斗,《措施》明确,支持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支持产业链“链主”企业、龙头企业和领军企业聚焦战略性产业集群,链接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各类科技企业,牵头组建体系化、任务型的创新联合体。聚焦市21条重点产业链,梳理编制产业链图谱、产业链创新体系、重点企业清单和产业地图,推动形成有梯度、有层次的“链长-总链主企业-链主企业-生态链企业”模式,优化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遴选机制、组织模式,发挥企业在构建从源头创新、技术攻关到产业应用的技术创新体系中的关键作用,推动高新技术企业成为广州市产业核心技术攻关、科研投入和成果转化的核心力量。优化经费管理机制,赋予科研项目承担单位更大的经费管理自主权。优化项目评价机制,对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产业化示范类项目,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项目验收评价体系。

开展外籍“高精尖缺”人才认定试点工作

人才是科技企业的核心引领力。《措施》提出,开展外籍“高精尖缺”人才认定试点工作,扩充外国高端人才(A类)和外国专业人才(B类)的认定范围。支持南沙实施更大力度国际高端人才引进政策,对国际高端人才给予入境停居留便利。此外,还提出探索在重点企业实施“特聘岗位”制度,下放人才评定权限。

值得一提的是,《措施》还提出像尊重科学家一样尊重企业家,开展多层次、多主题企业家交流与培训活动。提高企业在创新战略制定中的参与度,推送一批高水平产业技术专家进入各级科技咨询专家库,参与重大战略、重大决策、重大规划等顶层设计;建立企业家科技创新咨询座谈会议制度,开展问计咨询。

金融惠企方面,《措施》提出强化科技金融体系的配置引导作用,系统性、创新性抓好科技金融,发挥广州科技创新母基金及直投基金作用,引导社会资本、金融机构对接科技企业融资需求,以投促引为处于孵化期、成长期的科技企业引入社会资本资源。扩大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广东·广州赛区)规模,持续深化“以赛代评”“以投代评”联动创新机制,进一步挖掘优质科技企业,对获奖企业给予10万-200万元不等补助。充分发挥市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损失补偿资金池撬动作用,探索对成立两年内的科技企业加大风险损失补偿比例,对高新技术企业提高放贷额度。

加大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奖补力度

产品方面,《措施》提出完善首购、订购、推广应用等政策措施,对列入省首台套和技术创新目录的创新产品(服务),在功能、质量等指标满足政府采购需求时,可依法采用单一来源采购方式开展采购活动,促进新技术、新产品在产业化应用中不断迭代升级。同时,加大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奖补力度,对于符合条件的相关产品,成套装备奖励最高不超过500万元。

新技术需要场景验证,为此,《措施》提出,广泛征集新技术应用场景。发布有利于新技术应用、新模式创新、新业态集聚的应用场景开放清单,推动企业围绕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等领域开放应用场景,参与应用场景项目建设,打造一批新技术、新产品示范工程。推动市区政府部门为企业提供公共数据资源,开放应用场景,支持企业新技术新产品的验证、迭代和示范推广。通过政府端需求引导市场端需求,特别是在城市治理、交通管理、医疗健康等领域应用场景创新,通过场景应用对接,加快产品产业转化。

建立广州科技企业联动工作机制

《措施》提出,对“十四五”期间广州市总投资10亿元以上的制造业项目,在省级对其新增实际固定资产投资额不超过2%比例普惠性投资奖励的基础上,市级财政给予1∶1配套扶持;对当年新开工的先进制造业重大项目,按照“一项目一政策”给予跟踪支持;实施“四化平台”赋能产业、服务企业专项行动,以数字化转型、网络化协同、智能化改造、绿色化提升为路径,力争为超1000家工业企业提供从诊断到解决方案等一揽子服务,并提高事中扶持比例。对首次认定通过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20万元奖励,重新认定通过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10万元奖励。对首次成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支持企业采购数字化管理、技术创新、法律咨询、检验检测等服务,市级资金给予最高50万元奖励。

《措施》还提出,建立广州科技企业联动工作机制,集聚各职能部门要素资源,完成26条举措的任务分解,强化组织保障,全市形成合力,大力推动政策落实。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申卉、贾政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杨耀烨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赵小满   

关键词:

热点
图片